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洋设备的“中国医生”――记沈阳机床技师陈新海

洋设备的“中国医生”

―――记沈阳机床集团维修钳工、高级技师陈新海

他的头脑里装着所有进口设备的档案,每台设备的“一举一动”尽在掌控之中;他有高超的维修技能,仅凭“看听摸”,就能判断故障所在;他总结发明十几种维修技术,再难的病症都能手到病除;他的敬业与绝技让企业生产得到有效保障,国内外同行对他叫绝惊叹……

他就是陈新海,今年48岁,沈阳机床集团齿轮分公司维修钳工、高级技师。在“中国制造”向“中国创造”的迈进中,他以拳拳报国之心,刻苦钻研,锐意创造,无私奉献,打破了国外维修技术垄断,创造了辉煌业绩,被称为洋设备的“中国医生”。

“有了陈新海,企业的进口设备就有保障”

2009年4月的一天,出差在外的陈新海突然接到电话:“陈师傅,公司设备出毛病了!”那是一台瑞士设备,在赶制一批产品的关键时刻,设备精度突然下降。维修人员与技术人员反复研究,始终没有找到原因。

陈新海在电话中详细了解情况后,告诉对方:“问题在尾坐上,调一下顶尖精度和强度。”几分钟后,电话那端惊呼:“设备正常了!”

陈新海手到病除的事儿比比皆是。今年2月,一台洋设备出现故障,维修工人判定是设备传动系统出了问题,并征询陈新海意见。陈新海只摸摸设备,就得出不同结论:“机床温度低,液压制冷有问题。”果然,温度一调高,故障即消除。

能否掌握洋设备的维修自主权,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。锁定世界级目标的沈阳机床集团为加快技术、装备和产品升级的步伐,先后从发达国家引进近百台先进设备。然而,国外维修技术的垄断,使引进设备的技术保障严重依赖于人,不仅设备维护成本高昂,而且生产节奏和过程经常被打断。2003年,为扩大产能、抢占先机,沈阳机床从瑞士一次引进5台高精度磨齿设备。两年后,其中的3台设备“犯病”,需要到国外厂家购买核心部件,每套价格29万元,交货周期3个月。

此时,早就下决心“驯服”洋设备的陈新海主动请缨。他研究图纸、制备工装、寻找替代材料,仅用两周就解决问题,为企业节省资金上百万元。

几年来,陈新海在进口设备维修中像中医“望闻问切”一样,摸索出了一套维修洋设备的方法。只要看一看、问一问、听一听、摸一摸,他就能判明设备的运行状态,找到故障原因。凭着这套过硬的“诊断”本领,陈新海手到病除,声名远播。

有一次,牡丹江市某机床企业一台洋设备出现故障,4个月未能修复,损失达50多万元,便慕名前来求援。陈新海接到“支援令”后,火速赶到该企业,现场仅听了5分钟就找到了病根,并运用自己独创的维修技术,很快让设备运转起来。有人暗中计算,从迈进企业大门到把设备修好,陈新海仅用3个小时。

在陈新海和工友们的努力下,沈阳机床集团进口高精尖设备开动率超过98%。近10年来,陈新海一人就省下维修成本1800多万元,还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8000多万元。

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关锡友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:“有了陈新海,我们进口设备就有保障,他是企业的宝贝疙瘩!”

陈新海的创造,让世界同行惊叹不已

德国有一家世界知名的机床企业,每年都要收集各国创新维修技术的经典案例。令人骄傲的是,中国工人陈新海的名字赫然其中。

事情要从2005年8月说起。沈阳机床集团为适应出口产品加工需要,从该企业引进了我国第一台世界顶级成型磨齿机,结果在使用中加工精度出现了严重问题。

按照售后服务约定,企业紧急向德方通报,但对方的技术专家正在日本,赶到沈阳最快也要半个月,而且维修费要20万元以上。由此带来的停工、出口交货推迟,至少要赔付违约金10万欧元。

心急如焚的陈新海顶着巨大压力,又一次主动请战。他在设备前苦苦研究两天后,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―――一个丝杠间隙过大。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展开修复,把没人敢碰的关键件做了高精度研磨,经试车验证、故障排除,大功告成。

德国专家了解情况后惊叹不已: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,修复了这样的顶级设备,简直是奇迹!

陈新海胆大心细、善于创造,颠覆了“修旧如旧”的传统维修惯例。他的维修之道是:“代、改、创”,人称“陈新海维修三绝”。

“代”,对洋设备的零部件实行国内替代。国外维修最常规的方法就是更换零配件,陈新海用“替代法”打破了这一传统。

2007年5月,一台瑞士产的磨齿机发生窜动,影响加工精度。陈新海很快查明病因:主轴传动系统的轴瓦精度不够。依照国外惯例,把主轴传动系统全部换掉需花费29万元。陈新海反复研究、试验,最后用自己研制的一套轴瓦替代了进口部件。测试结果表明,这不仅恢复了洋设备的出厂精度,而且某些方面的精度还超过了原有标准。

“改”,对洋设备进行改进。技能高超的陈新海敢于向技术权威挑战,对洋设备大胆地进行改进。

2007年11月,沈阳机床集团生产的数控机床出现噪音,陈新海经过检查,发现是所使用的洋设备刚性不足造成了所加工的齿轮精度不够。他用自己特制的工具把洋设备传动轴的单键联结改为花键(8个键)联结,大大增加了洋设备的传动动力,提高了洋设备的刚性。加工出来的齿轮精度得到提高,数控机床的噪音也消失了。

“创”,对洋设备进行再创造,让引进设备推陈出新,大幅提高原有加工效率。

2006年,沈阳机床集团车床供不应求,要求齿轮日产量提高10倍,照此增幅需要增加10台铣床,这在当时难以做到。如何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提高齿轮产量?陈新海大胆提出了改造洋设备的方案。后来,经他改造的洋设备,加工效率提高了20倍。这项创新成果令人惊叹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
更令人叫绝的是,陈新海不仅能维修、改进洋设备,还能把他熟悉洋设备的技术和自己的经验应用到产品的设计、开发上。

2008年12月,陈新海到国内某知名机床公司采购磨齿机。进行产品试验时,陈新海发现设备存在诸多问题,可厂家对此一筹莫展。陈新海细心琢磨了3天,提出了针对磨头平衡等15个问题的改进方案,让这家企业的总工程师非常震惊:“这哪是维修工人,简直就是一个优秀的产品设计师!”很快,他们把陈新海的方案应用到产品设计中,使这个自主研发的民族品牌产品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
“修旧如旧,不如革新创造。”陈新海秉承这样的理念,10年间,仅零部件替代等维修技术方法的创新,就为企业节省成本开支1200多万元。

劳模文化的哺育,成就了陈新海的品格

陈新海的成长成才,与劳模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。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,1982年技校毕业后就来到机床企业。他所在的齿轮分公司曾产生过45位劳动模范,他的师傅刘殿鼎就是其中一员。陈新海在这个劳模摇篮工作了28个春秋,劳模精神的耳濡目染、尤其是师傅们为共和国制造第一枚国徽的事迹,更让他激情满怀。他曾3次公出到北京,每一次都要去凝望天安门城楼上那枚国徽,“学好技术,报效国家”的愿望愈加强烈。

陈新海怀揣理想,勤奋学习、刻苦钻研,不仅自学了机械本科的大部分课程,还如饥似渴地向师傅学习。别人有一个师傅,他却成了7位师傅的徒弟。他按照师傅们的指点认真揣摩实践,每天都要比别人多修理几台机器,并注意总结、归纳,插齿机常见病10种、展成磨齿机常见病8种、蜗杆磨齿机常见病15种……他对自己维修过的数百台设备都建立了技术档案,累计达50余本、10余万字。这些实用化的知识、系统化的经验,使陈新海掌握了过人的本领。

创新,是陈新海不断攀升的动力。在他看来,当好洋设备的“医生”,既要能适应,更要敢驾驭。他在维修洋设备中,总是寻找再创造的可能。多年来,陈新海大胆创新,取得创新成果150余项,创造了包括轴瓦类主轴修复法在内的10多种维修方法,尤其是部分洋设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,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。

陈新海顾大局、讲奉献,在企业是出了名的。维修工本来就是机闲人不闲、机忙人更忙,这对陈新海更是如此。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,有时不分昼夜连续工作。有人作过统计,陈新海10年干了别人20年的活。他对待工作就一个字“行”,因而有不少工友叫他“行师傅”。领导部署任务,他说“行”;工友请他帮忙,他说“行”;外地请求支援,他说“行”。只有在荣誉面前,他才羞涩地说:“我行吗?”徒弟孙铭鹤入厂3年就成为骨干,一提起这事他就说:“我师傅真行,把绝招全都教给了我。”老操作工李鸿钧记性不好,可对陈新海的手机号码却倒背如流。陈新海这种优秀品格,赢得了工友和同行的交口称赞。

熟悉陈新海的人都知道,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。2003年11月2日,陈新海因为忙于调试新设备,没能与老父亲见上最后一面。妻子徐彩霞记得,她第一次去陈新海家时,看到陈新海在为患病的母亲洗脚,这让她下定决心跟他过一辈子。她的父亲生病卧床3个月,是陈新海端屎端尿照顾着,直到送终。

陈新海对待家人是这样,对待工友也是这样。从配把钥匙到修自行车、装修房子,只要工友们有困难,他都主动热心相助。多年来,他为工友修理的自行车就有上千台。“陈师傅人好,对我们从来都是关爱有加。”提及陈新海,工友王敬学说。

陈新海入厂28年,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成为一名令人尊敬的修理洋设备的“中国医生”,并获得多项荣誉。他入厂3年就荣膺沈阳市青工大赛钳工状元,而后又成为辽宁省青工技术能手、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,并陆续被评为沈阳市、辽宁省以及全国劳动模范。

2008年12月,胡锦涛总书记到沈阳机床集团考察,勉励他们“树雄心立大志,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”。总书记的殷切期望,让沈阳机床人豪情满怀地朝着“中国创造”、跨国经营的方向大踏步迈进。陈新海,无疑是这一征程中的领跑者……

(辽宁日报)